我院收治的肾病患者,多数是尿*症风险大的患者:发展到肾衰竭阶段的约占70%,其余30%多为大量蛋白尿,少见轻症。
我从业二十年,也处理了二十年的疑难杂症,深切地体会到:缓解高风险肾病,是减少尿*症人群、减轻我国医疗系统负担的必由之路。
尿*症有多痛苦、有多昂贵,患者们比我更有发言权。我们的任务,是筛查出尿*症风险大的患者,并阻断其进展。
那么,如何评价一位肾友的尿*症风险大不大?
主要考虑3个方面:
1.重不重?
2.难不难?
3.急不急?
重不重,主要是看肾功能是否异常:血肌酐升高,提示肾损伤严重;肌酐正常,提示肾损伤较轻。
难不难,主要是看用药反应:用药反应差,提示治疗难度大;反之则难度小。
急不急,主要是看进展速度:肾功能进展速度快,提示病情较急;反之则不急。
下面介绍一下典型的病种、临床表现:何为重?何为难?何为急?以及他们的应对策略。
1.重主要是指慢性肾功能不全。
各种原因,各种疾病,当导致肌酐升高、或是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的时候,肾损伤就比较严重了。
无论原发病是多么“善良”,比如微小病变、单纯性血尿、薄基底膜肾病、胡桃夹综合征,这些肾病可能很容易缓解,也可能无需用药干预,大多数患者很安全。可他们一旦出现了肌酐上升、滤过率下降,无论先前评估多么安全,都表明出现了严重的肾损害。
如果没有特殊的病因、并发症(不难也不急),则很难针对性地使用西药。主要干预措施是中医的扶正治疗:健脾益肾,恢复肺脾肾的功能。
2.难包括:
膜增生性肾病
早期糖尿病肾病
早期多囊肾
难治的肾病,有的是病因找不到,有的是病因解决不了,所以药物匮乏。常常是只能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坐等肾损伤进展。
这些肾损伤类型,真的无药可治吗?也不完全是无药可治,只是效果有限,或是显效率低。指南对药物的推荐也是含糊其辞:“限制性地用药”“尝试用药”“若尿蛋白无变化则停药”。权威指南都这么写,临床大夫往往也就只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了。
不过,难治性肾病也有一些缓解方法,比如血液净化手段:包括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比如用中医药,改善微炎症,活血祛瘀;个别病情可以考虑单抗类靶向药。如果治疗得当,病情亦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减小尿*症的风险。
3.急包括:
肾病综合征
新发的新月体肾炎
急性肾损害
急是进展快,不代表难治,也不代表严重,怕的是错失时机。
急病如果放任不管,长则数年、短则数月,甚至有时候只要几十个小时,就可以进展为尿*症;但如果及时有效地干预,则往往可以化险为夷。
实际上,有许多肾友不是单纯的急,或是单纯的重,而是有交集,比如:
4.重+难包括:
中晚期膜增生性肾病
中晚期多囊肾
多囊肾病和膜增生性肾病,都比较难,当他们进展到中晚期,则是「重+难」。
这些情况,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较少,而且由于肾功能较差,医生可能难以全力施为,肾脏损伤能救回来一点是一点。
5.重+急包括:
狼疮性肾炎引起的肾衰
安卡相关性肾炎引起的肾衰
新月体肾炎引起的肾衰
这些情况,有药可治,理想状态下可以恢复肾功能。只是治疗风险较大,医生需详尽地告知患者会有什么风险,往往需要患者签一些同意书。
患者也需要给予医生充分的信任。有医生说话比较直、不好听,可能你觉得医生是在吓你,但医生绝不会害你,把你治好对医生的职业生涯也是有利的。双方有共同的目标,应具备充分的信任。
6.急+难比如:
膜增生性肾病+肾病综合征
膜增生性肾病+新月体
膜增生性肾病+活动性进展
糖尿病肾病+恶性高血压
这些情况,一是要抓住时间,二是要特殊手段,缺一不可。若时间错过,就不再有好机会;若治疗手段缺乏,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流失。
最后,风险最大的是:
7.重+难+急包括:
初期尿*症
狼疮性肾炎活动期+重度感染
慢性肾衰竭+3或4级心力衰竭
这些情况,并发症已经威胁到了残余肾功能、甚至生命体征。一方面需要挽救肾脏,另一方面可能还需要挽救生命。
他们尿*症风险很大,其中部分肾友已经进展到了尿*症。
尿*症的尿*症风险很大——这句话是不是有毛病?其实,这里是指初期的尿*症,包括达到了尿*症标准、但尚未达到透析标准(滤过率多在8-15之间),以及受迫于并发症、不得不临时透析的肾衰患者,不包括已经透析一年以上的患者。
有研究显示,初期尿*症患者中,50%-60%伴有急性的可逆因素。“急”既代表着肾功能正在进展,也代表着具备改善肾功能的条件。
肾友们,如果你有重、难、急的肾病,可以加我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