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无形杀手”,目前我国高血压防控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中推算,高血压现患人数约2.7亿,且呈低龄化趋势。
目前公众对高血压存在许多认识误区,严重干扰了高血压的规范化治疗。恩威药业结合身边真实的临床病例,为您盘点高血压用药方面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血压虽然高但没有症状,所以不用吃药
高血压之所以被称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隐匿杀手”,是因为高血压的危害是无形的、悄无声息的。在没有出现症状之前,血压的持续升高已经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待出现脑卒中、心衰、尿*症时已经是为时已晚。
所以,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并不是单纯根据血压值,也不是根据是否存在症状,而是根据患者的危险分层。
误区二:不愿意过早服药
高血压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很多年轻高血压患者担心一旦服药,就要一辈子服药,因此不愿早服药,能拖就拖。事实上,对于一些初发病、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在早期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服药等方法,把血压控制到一定程度后,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适当减药、甚至停药。但高危患者应长期、终身服药!
(仟降压方片:绝无任何西药成分)
《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中指出,当前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占总死亡的41%,每年死亡万,其中70%的脑卒中和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有关;国内外研究均证实,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减少40%~50%的脑卒中危险和15%~30%的心肌梗死危险。
因此,早降压早获益,长期降压长期获益。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最大限度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寿命。
误区三:用药跟着感觉走
许多高血压患者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如果平时感觉舒适,就自行减量或停服降压药物,一旦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就加大药量。事实上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同,症状与血压不一定成正比。
长期规律有效的降压是防治高血压及心脏损害、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高血压患者经过服药后血压恢复正常,不等于高血压已治愈。只是表明血压在药物治疗下暂时得到控制,仍然应继续服用维持量而不是完全停用降压药。血压波动起伏不定,不仅不利于血压的控制,还会加重靶器官的损害。因此,降压治疗强调缓慢平稳降压,用药后4~12周达到目标值。
误区四:别人吃这种降压药好,我也跟着吃
部分患者不遵医嘱服药,而是依据别人提供的用药经验或广告去吃药,完全忽视个体差异。
要知道,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复杂,每个人的年龄不同、危险因素不同、合并疾病不同,对药物的耐受能力也各不相同;而且,各种降压药作用机制各有特点。因此,个体化原则是降压治疗的基本原则,每位患者的治疗都要区别对待,切忌生搬硬套他人处方用药。
选用降压药时应根据患者年龄、高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合并的其他疾病、用药后的反应等全面权衡选择药物。恩威药业出品的“仟降压方片”,纯药食同源产品,适合长期服用。
误区五:单纯依靠药物,忽视生活方式改善
许多高血压患者认为,只要坚持长期、规律服药就可以,而忽视自身生活和饮食结构的调整,一边服用药物,一边继续抽烟喝酒。
事实上,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是治疗高血压的基础,应长期坚持。药物治疗必须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两者“一个都不能少”。资料显示,患者体重下降10kg左右,血压会降低10~20mmHg。控制糖分和盐分的摄入,并保持适量的锻炼,维持合理的膳食结构,能控制血压的上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