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病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要点
TUhjnbcbe - 2021/11/26 17:40:00
什么医院能治疗白癜风呀 http://m.39.net/pf/a_5888056.html

《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由肾脏病和血液净化专家组成的编写委员会共同编写,由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肾性贫血指南工作组发布,发表于《中华医学杂志》。

该指南系统介绍了肾性贫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与病情评估、治疗原则、靶目标与具体方案、治疗低反应性以及特殊肾脏疾病患者贫血诊疗。

目的在于指导、规范肾性贫血的诊断以及ESAs、铁剂和HIF‐PHI的合理应用,提高肾性贫血诊疗水平。

01背景与概述肾性贫血的定义

肾性贫血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导致红细胞生成素(EPO)绝对或相对生成不足,以及尿*症*素影响红细胞生成及其寿命而发生的贫血。

贫血影响肾脏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肾脏疾病进展、终末期肾脏病、心血管事件及死亡的风险。

流行病学特征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贫血患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非透析CKD患者总体贫血患病率28.5%~72.0%,并随着CKD进展而增加,透析患者贫血患病率高达91.6%~98.2%。因此,中国CKD患者贫血的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中国肾性贫血诊疗面临的问题

年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数据显示,透析患者贫血治疗现状并不理想,仍需持续改进,见下表。

02肾性贫血的机制

从红细胞代谢的角度,肾脏疾病导致贫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包括:(1)红细胞生成减少:EPO生成不足、EPO活性降低、铁缺乏及代谢障碍、营养不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炎症状态、尿*症*素等;(2)红细胞破坏增加:尿*症*素、甲状腺功能亢进、红细胞脆性增加等;(3)红细胞丢失增加:透析失血、化验失血等。具体发病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EPO生成不足及活性降低(二)铁缺乏及代谢障碍(三)营养不良

(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五)炎症状态(六)尿*症*素(七)失血(八)肾移植术后贫血

03肾性贫血诊断与监测诊断流程及检测项目

肾性贫血的诊断流程和检测项目见下图。

肾性贫血患者的监测04治疗总体原则、靶目标及管理总体治疗原则

(1)肾性贫血治疗目的是避免患者输血,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改善认知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2)肾性贫血治疗涉及ESAs、铁、营养状态以及透析充分性等多方面,其中应用ESAs补充EPO,或者通过HIF‐PHI调控内源性EPO为肾性贫血治疗的关键。

(3)治疗肾性贫血应首先纠正加重贫血的可逆因素。

(4)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应评估铁状态,对于存在绝对铁缺乏的患者应补充铁剂治疗。

(5)ESAs/HIF‐PHI治疗过程中,应依据Hb变化幅度调整剂量,避免Hb波动幅度过大。

(6)出现治疗低反应时,应再次评估是否存在感染、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铝中*、药物及透析不充分等加重贫血的危险因素,以及是否合并其他导致贫血的疾病,并给予相应治疗。

治疗靶目标

?肾性贫血治疗的Hb靶目标为:Hb≥g/L,但不超过g/L(1A)。?肾性贫血患者,应依据患者年龄、透析方式、生理需求及并发症情况个体化调整Hb靶目标(2D)。?存在脑卒中、冠心病、肿瘤等病史患者,应根据原发病情况调整ESAs/HIF‐PHI治疗的Hb靶目标(2,未分级)

?肾性贫血治疗的铁代谢指标的靶目标为:SFμg/L且TSAT20%,或者CHr29pg/红细胞和(或)sTfR/logFerritin比值≤2(1B)。?肾性贫血患者,应维持SF~μg/L,TSAT20%~50%(2B)。?肾性贫血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ESAs/HIF‐PHI及铁剂的不良反应,并给予及时治疗(1,未分级)。

肾性贫血的管理

1.肾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应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生理需求、铁代谢状态、营养状态、炎症状态、透析治疗充分性以及感染、心脑血管、肿瘤等并发症和(或)合并疾病的状态。2.依据上述评估结果确定合适的Hb靶目标。3.ESAs/HIF‐PHI及静脉铁剂治疗前应权衡获益与风险。4.依据上述评估结果确定合适的ESAs/HIF‐PHI治疗剂量及给药方式;并定期检测Hb,依据Hb水平调整ESAs/HIF‐PHI治疗剂量。5.依据上述评估结果确定合适的铁剂治疗剂量及给药方式;并定期评估铁代谢状态,调整铁剂治疗剂量。6.肾性贫血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高血压、血栓栓塞性疾病、过敏、感染、肿瘤及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发生与变化,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