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是治疗退行性MR(DMR)的标准术式,而功能性MR(FMR)多接受药物治疗。近年,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逐渐兴起,但仍缺乏长期的随访数据,评价其安全及有效性。
近期发表于JACCCardiovascularIntervention杂志的CLASP研究结果(EdwardsPASCALTrAnScatheterMitralValveRePairSystem)为这一问题增加了重要证据。
研究方法
该研究主要评价PASCAL介入二尖瓣修复系统(EdwardsLifesciences,Irvine,California)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既往研究已证实了该系统的近期效果:例患者中96%在30天随访时MR分级≤2+,1年随访时%MR分级≤2+,1年生存率为92%,88%的患者未发生心衰住院。CLASP研究的主要纳入标准包括:(1)经食道以及经胸心脏超声证实存在中重度或重度MR(≥3+);
(2)心功能NYHA分级II级-非卧床IV级;
(3)经当地多学科心脏团队判断具有经导管二尖瓣修复可行性。
主要排除标准包括:
(1)二尖瓣瓣口面积4cm2;
(2)重度三尖瓣反流;
(3)二尖瓣外科手术史或经导管治疗史;
(4)左室舒张末内径8cm;
(5)未经治疗的严重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或心梗
图1PASCAL介入二尖瓣修复系统
(EdwardsLifesciences,Irvine,California)
研究的主要终点包括手术成功及临床成功两方面。
手术成功定义为:(1)患者离开导管室时成功置入至少1个修复系统且撤出瓣膜输送系统;(2)MR减轻至≤2+且无需外科或介入干预。
临床成功定义为:在手术成功的基础上,30天时MR≤2+且无主要不良事件(心血管死亡、卒中、心梗、新近出现的肾脏替代治疗需求、严重出血以及需再次介入治疗的与本研究设备相关相关的并发症)。
次要终点包括NYHA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试验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堪萨斯城心肌病调查问卷以及EQ-5D问卷)。在30天、1年以及2年时将进行临床与心脏超声评估。
研究结果
在年6月至年7月期间,该研究纳入了来自5个国家14个医学中心的位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至少30天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达1.9年。
基线信息见表1。
表1.研究所纳入患者的基线资料
在该研究中,96%患者成功置入设备。其中,94%患者达到操作成功标准(FMR组94%,DMR组95%),置入设备的中位数为1(FMR组2,DMR组1)。在该研究中,87%患者达到临床成功标准(FMR组84%,DMR组92%)。
30天时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1%(FMR组10.6%,DMR组2.6%)(表2)。
其中最常见的为严重出血事件(n=9,7.3%),其他不良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n=1,0.8%)、卒中(n=1,0.8%)、新近出现的肾替代治疗需求(n=1,0.8%)以及再次外科干预(n=1,0.8%),无心梗事件发生。在这些事件中,卒中、再次外科干预以及1例出血事件与研究设备相关。
随访1年时,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5%(FMR组24.7%,DMR组5.1%)(详见表2)。所有事件发生均与研究设备或操作无关。
表2.随访1年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表3.随访2年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年以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91.2%(FMR组88.3%,DMR组97.3%)及80.3%(FMR组72.3%,DMR组94.3%)(图2)。
图2.CLASP研究人群2年生存率
随访达1年时,研究人群的心衰住院率为13.0%(FMR组19.1%,DMR组0%)。而当随访2年时,心衰住院率为15.7%(FMR组22.5%,DMR组2.7%)(图3)。
图3.CLASP研究人群2年无心衰住院情况
本研究中,年均心衰住院从1.16(介入前)降低至0.20(介入后1年),减少了82%(FMR组78%,DMR组%)。术后随访2年时,年均心衰住院率减少了85%(FMR组81%,DMR组98%)(图4)。
图4.年均住院率
在心脏超声评价指标方面,术后30天97%患者MR降低达≤2+,并且77%患者≤1+(相较于基线p0.)。随访2年时,仍有97%患者MR≤2+且78%≤1+(各组信息见图5)。
图5.CLASP研究人群2年瓣膜反流改善情况
该研究总体人群平均跨瓣压差不随时间增长而变化(出院4.0mmHg,30天3.9mmHg,1年3.9mmHg,2年4.1mmHg),FMR与DMR两组人群间也未见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该研究总体人群左室舒张末内径显著减少且效果持久。出院后30天下降约2.7mm(相较于基线p0.),该效果可持续到1年(3.9mm,p0.)乃至2年(2.7mm,p=0.)。出院后30年,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平均减少11ml(p0.),该效果同样持续至1年(25ml,p0.)乃至2年(33ml,p0.)(图6)。
图6.随访2年时平均左室舒张末容积变化
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FMR组出院后30天(36.3%)及1年(39.0%)较基线水平(36.7%)无显著变化,但到2年时(39.5%)可改善4.7%(p=0.)。DMR组LVEF在基线水平为59.3%,出院后30天为57.6%(p=0.),1年为56.1%(p0.),2年为55.8(p=0.)。
生活质量而言,总体人群中88%患者在出院30天时心功能改善至I-II级(NYHA分级)(相较于基线p0.),该效果持续到1年(89%)乃至2年(93%)(图7)。
图7.随访2年时纽约心功能分级变化
此外,FMR组与DMR组中平均6分钟步行试验、堪萨斯城心肌病调查问卷以及EQ-5D问卷评分均有显著改善。
临床启示
临床启示:
(1)PASCAL介入二尖瓣修复系统可显著改善中-重度二尖瓣反流(MR)患者预后,减少心衰住院风险;
(2)该系统对二尖瓣反流的治疗作用呈持续性,且可改善左室重构;
(3)该系统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量以及生活质量;
(4)无论功能性MR或退行性MR均可从中获益。
来源:
2-Year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