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是导致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一个常见病因,其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是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上皮侧可见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或无症状、非肾病范围的蛋白尿。
临床上,根据电镜下的病理改变特点,将膜性肾病分为四期:
一期:免疫复合物沉积很少,基底膜结构完整。
二期:免疫复合物沉积逐渐增多,基底膜开始增生变厚,并且肾小球上皮细胞出现钉突样改变,足细胞受损开始严重。
三期:基底膜不规则增厚,出现不规则分层,足细胞损害严重,并出现足突融合现象。
四期:基底膜极度增厚,系膜增生,肾小球硬化。
此时尿蛋白反而开始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病情出现了好转,而是因为肾功能开始下降了。当内生肌酐清除率降到一定阶段,血肌酐就开始升高了,膜性肾病也就发展到了慢性肾衰竭的阶段。由于免疫复合物不能有效消除,故蛋白尿难以消除。
一般情况下医生通过什么来判断膜性肾病进展为尿*症风险高不高呢?
主要从4个方面综合判断:
1)24小时尿蛋白:蛋白尿严重程度是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2)血白蛋白:严重的低白蛋白血症(甚至低于20g/l),也可能需要更积极的方案。
3)PLA2R抗体:PLA2R抗体不但能帮助诊断特发性膜性肾病,对患者的缓解也有很大指导意义。如果PLA2R抗体滴度持续高,预示着自发缓解可能性小。
4)肾功能:肌酐清除率下降趋势明显,也要积极治疗。
膜性肾病该如何治疗?
传统治疗膜性肾病的手段,是足量激素消除尿蛋白,同时抗凝和控制高血压等并发症。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造成肾小球上皮细胞损害的罪魁祸首——免疫复合物——并没有得到清理。
一般来说,膜性肾病一期和二期相对比较容易见效,是因为免疫复合物沉积较少。但是,这并不代表免疫复合物得到了清理,所以虽然尿蛋白暂时消失了,但肾脏的损害仍然在持续。
到了三期,随着基底膜增厚和足细胞受损越来越严重,无论是机械屏障还是电荷屏障都遭到严重破坏,激素虽然能够强行抑制蛋白质漏出,但当激素减量到一定程度(通常是减到3片左右),就很容易复发。
因此,膜性肾病清理免疫复合物非常重要。
清理免疫复合物,可以利用中医“整体辨证”结合肾脏局部病理改变的“微观辨证”治疗理念,利用特色中医疗法,辅以中药热敷、药浴等外治方法,一方面可以保护受损的肾单位,二来可以清理沉积的免疫复合物。
所以,膜性肾病的治疗,在使用西医激素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可以达到增效减*、缩短疗程和预防复发等目的。
对于不能使用激素和细胞*药物的患者,或对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或已出现明显激素*副作用时,用中医中药治疗可以保护肾功能、减少或消除蛋白尿、提高生活质量。
END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