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阳性就意味着肾脏有损伤,一般来说,体内尿蛋白流失量越大,肾损伤就越严重。避免尿蛋白反复,发展到尿*症,需做好这两件事:
一:明确尿蛋白来源
体内流失尿蛋白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种是自身免疫引起—炎症反应造成肾小球上皮细胞损坏,引起蛋白质漏出;
一种是继发性—血压升高造成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破损,引起蛋白质漏出。
原发性肾病基本都是炎症反应,常用激素消除尿蛋白。
继发性蛋白尿,通常是高血压、糖尿病等引发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早期微量白蛋白尿,随着肾不断损害继之出现蛋白尿(一般为+至++)。使用普利类或沙坦类降压药既降尿蛋白保持稳定,又能护肾,再配合中药,就能保持病情稳定。
二:看病情的严重程度
尿蛋白定量在1克以下时,无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尿蛋白,我们建议先观察,金水宝、百令等足以应付。
尿蛋白定量在1-3克时,用药方案选择比较灵活,需要根据患者其他方面的具体情况来综合判断。
尿蛋白定量在3克以上时,就需要积极治疗了。
目的是将尿蛋白定量降至0.3g/24h以下就比较安全,患者们能放宽心了。
那么,降尿蛋白治疗到什么程度好呢?
尿蛋白转阴最好,但很多时候,医生们并没有积极让尿蛋白转阴。
这是因为激素的副作用,长期大量服用激素,对机体免疫力伤害很大,还会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
所以在尿蛋白的治疗上,怎样寻求疗效和副作用之间的平衡,是考验医生水平的重要标准。
一般来说,临床上认为只需要将24小时尿蛋白定量控制在1克以内即可,至于尿蛋白有几个加号,其实并不重要。
如果你有降蛋白、降肌酐等肾病方面的问题,可以扫码,帮助您解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