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病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病理微课堂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TUhjnbcbe - 2021/3/9 11:29:00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

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crecsenticglomerulonephritis),又称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xtracapillaryglomerulonephritis),病变特点为肾小球内有大量(>50%)新月体形成,主要累及肾小球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和单核细胞。根据病因分为3型:Ⅰ型,抗基底膜型,患者血内有GBM抗体;Ⅱ型,免疫复合物介导型,病变肾小球内有免疫复合物沉积;Ⅲ型,血管炎型,患者血内有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临床表现为快速进行性肾炎综合征,又称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apidlyprogressiveglomerulonephritis,RPGN)。

临床特点·

1.发病率可见于任何年龄,两个发病高峰,20~40岁和60~80岁,年轻男性多见于第一个高峰,而女性略多见于第二个高峰。儿童可发生,但较少见。男∶女比例为2∶1。我国以Ⅱ型主,其次为Ⅲ型,Ⅰ型最少见。

2.症状急性起病,多数患者在发热或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急性肾炎综合征,即水肿、尿少、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全身症状较重,如疲乏、无力、精神萎靡,体重下降,可伴发热、腹痛。病情发展很快,起病数天内即出现少尿及进行性肾衰竭。部分患者起病相对隐袭缓慢,病情逐步加重。

镜下观察·

HE×4

肾小球大量新月体形成,肾小管萎缩伴红细胞管型及透明管型形成,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小动脉管壁增厚

PASM×4

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严重损伤,毛细血管壁断裂,大量新月体形成,肾小管萎缩伴红细胞管型及透明管型形成,小动脉管壁增厚

Masson×10

肾小球细胞性和细胞纤维性新月体形成

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严重损伤,毛细血管壁断裂,血液流入肾小囊并凝固,导致肾小囊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有新月体的肾小球超过全部肾小球的50%。早期,新月体以细胞成分为主,主要是增生的肾小囊上皮细胞,其间混有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纤维蛋白,称为细胞性新月体(cellularcrescent)。继而上述细胞转化为纤维母细胞,并产生胶原纤维,形成细胞和纤维共存的细胞纤维性新月体(fibrouscrescent)。后期,细胞成分完全被纤维组织代替,形成纤维性或硬化性新月体。肾小管萎缩,管型形成,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伴纤维化,小动脉管壁增厚。

免疫荧光·

01

免疫荧光×20示新月体性IgA肾病(Ⅱ型),新月体形成,IgA在肾小球系膜区团块状沉积

02

免疫荧光×20示Ⅰ型抗GBM抗体相关的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Ⅰ型),IgG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线状沉积

鉴别诊断·

01

1.Ⅰ型、Ⅱ型、Ⅲ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相互鉴别,根据三型不同的临床病史、血免疫学检查及免疫荧光、电镜结果不难鉴别。

02

多种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可引起新月体形成,当大新月体>50%时,演化成Ⅱ型新月体肾炎:包括新月体性IgA肾病,Ⅳ型狼疮性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根据不同的临床病史、血生化、抗体检查及免疫荧光、电镜结果可以加以区分。

END

资料来源: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儿童疾病

往期回顾

01

|肾母细胞瘤病

02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03

|肾母细胞瘤病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病理微课堂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