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机体的重要器官,主要承担着滤过血液的作用。每分钟有约ml的血液流经肾脏。其中,肾小球是承担血液滤过作用的主要部位。
正常情况下,肾小球存在滤过屏障。滤过屏障依次由:内皮细胞、基底膜和上皮细胞足突组成。正是由于滤过屏障的存在,才使得尿液中的许多成分,如:蛋白质,红细胞被“挡”在了肾小球之外而不随着尿液流出。因此,正常情况下尿常规中:红细胞数目极少,蛋白为阴性。
但是,当肾脏受到损伤,肾小球滤过屏障遭到破坏后。那么,尿液中的红细胞、蛋白质等成分就会通过受损的滤过屏障而进入尿液。这样形成了:红细胞尿和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屏障被破坏,蛋白质溢出形成蛋白尿
蛋白尿
肉眼血尿
由于肾小球滤过屏障被破坏而导致的红细胞尿和(或)蛋白尿,医学上成为“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依据是否存在特定的病因,可分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现主要认为是异常的自身免疫导致了肾小球滤过屏障的破坏。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是由于某种特定的疾病导致的肾小球滤过屏障破坏,有着明确的病因。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病因: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乙肝、过敏性紫癜等。
肾小球肾炎,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和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
目前已较为罕见。
患者在发病前1周-3周存在上呼吸道感染,后逐步出现:眼睑或双下肢水肿,肉眼血尿,血压升高,甚至有的人会出现一过性肾功能不全。
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大量红细胞、蛋白尿
此病预后良好,大部分患者可于患病后8周-12周自行恢复。
慢性肾小球肾炎
这是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同时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尿*症)的首要原因。
此病临床表现不明显,极易被忽略。随着蛋白尿的不断流出,患者可逐步出现水肿、乏力、腰部不适、血压升高等表现。
如果尿常规中存在:蛋白尿和(或)血尿,时间超过3个月,即可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
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属于极其危险的肾小球疾病。其危险程度不亚于尿*症。
此病有两大临床特点: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低蛋白血症(血白蛋白<30g/L)
此病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屏障被严重破坏,导致大量蛋白随着尿液流出。随着大量蛋白的不断流出,血液里面的白蛋白也会逐步下降。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这也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肾小球疾病。
此病极其凶险,发病速度极快。患者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出现肾功能衰竭(血肌酐升高),并且血肌酐在不断快速升高同时伴随着尿量的逐渐减少。
此病必须早期发现,如果不能够及时干预将会导致不可逆的严重肾脏损伤。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这是一种比较“温和”的肾小球疾病。
此病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仅仅在尿常规检查中发现:红细胞和(或)蛋白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