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这篇文章之前,了解我的朋友们大概都知道我的观点多数都不倾向于“捧”,因为在这个火爆市场之上,自吹的、碰瓷吹的多到数不清,冷静、客观反而才是最缺少的,但今天必须声明,我明确是想夸一夸一个地方,以及这个地方正在发生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
如题,今天的主角就是西岸——我把它定义为一个大多数人很熟悉却又很陌生的地方。说它熟悉,是因为油罐、龙美、音乐节、风筝节、美食节等等公共活动早已让很多上海的朋友们“到此一游”;说它陌生,是因为大多数人或许只是浅浅地游玩,而并不像它的前辈——外滩、陆家嘴一样了解西岸的真实身份。
同心每座城市,都会用自己最好的土地去承载时间赋予的使命,就像外滩和陆家嘴,前者是上海开埠的登陆地,是沉重的历史车轮推着上海走过的磨砺之路,而后者则扮演着推动上海经济走上世界舞台的重任。百年外滩,三十年陆家嘴,万国建筑博览群对望摩天大楼群的奇景已经在全世界的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这里就是上海!
比起已经走过多少峥嵘岁月的前辈们,西岸确实显得太年轻——年轻到还未清晰给出简单的自我介绍。网络上对它有很多标签:滨水、看展、艺术、科技、房价高……甚至百度百科上对西岸的介绍仅仅是“滨水新城区”,而其所在地徐汇滨江更只是“一处景点”而已。
而绝大多数人也真的只是把西岸当作是玩个新鲜的地方,殊不知这条被称为是“全球滨水生活示范区”的滨江岸线,已经为这座城市服务了超过10年之久,与外滩陆家嘴可谓“一水同心”,从外滩到陆家嘴再到西岸,这是上海在三个不同的重要历史阶段给出的答案,共同连接起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初心把时间向前推到年,那一年,万国聚于浦江岸,世博会的到来,预示着上海真正开始用实力吸引全世界的驻足。比起人潮涌动的浦东世博主轴区,正对岸的徐汇滨江显得尤其安静——安静地扮演着“对岸风景”的角色。
世博会终究会结束,两年后的我第一次看到了徐汇滨江——令人惊艳而难忘——第一次与黄浦江如此亲近、第一次与江畔的天空如此亲近、第一次与城市如此亲近,整座城市在这里显得与众不同,动静之间、快慢之间,有反差、有回味……
也正是这一年,西岸诞生,后世博时代,徐汇滨江是西岸的过去,西岸则是上海的未来,我们也将拥有自己的巴黎左岸、伦敦南岸。时至今日,很多元素已经被注入到这里——艺术、生活、科技等等,回头看10年前的世博,这条“对岸风景”,不正是在向世博的观众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全貌吗?
10年前只是惊鸿一瞥,10年后才能一窥徐汇滨江和西岸的真正意义——这里就是“城市”二字的初心,也或许是上海的初心,就像一代一代人的传承更替,前辈们未能实现的理想,终将由后来者承其之志。
决心西岸的规划在此不必多说,随着板块逐渐升温到上海一线豪宅地位,相信百度上随意就能查到数不胜数的规划炒作,同样的局面也发生在北外滩、大虹桥等等概念版图之中。
然而,西岸却在用“百万一心”展示着上海力争卓越不可动摇的决心——百万方超级单体城综,为徐汇滨江启动一颗上海前所未见的“大心脏”。上海前所未见?并不夸张,我们见过大型板块开发,像陆家嘴、大虹桥,我们也见过优秀的综合体,比如新天地、太古汇,但在城市发展历史上能够被称为“百万一心”里程碑的超级单体城综却是首次。
人类总喜欢建造“奇迹”,古代有空中花园、长城等等,而城市的时代,超级单体城综则成了古代奇迹们的“继承者”,而在当下能担得起“超级单体城综”这个称谓的即便全球范围内也是凤毛麟角。
年,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浩大的城市计划之一,洛克菲勒中心拔地而起,这栋摩天大楼昭示着美国石油资本的统治力,瞬间与华尔街并立成为纽约的第二个市中心,这也是超级单体城综的雏形。
半个世纪后的年,为回应美国曼哈顿的摩天大楼群,有欧洲商务中心之称的巴黎,用一座拉德芳斯象征着欧洲经济的持续繁荣,这也是真正意义上人类所建造的第一座超级单体城综。
年,超级单体城综首次来到东方千年古国,六本木之丘作为全球范围内老城改造的典范,不仅重塑了刚刚走出泡沫低谷的经济信心,也重塑了东方城市的现代魅力。
年初,徐汇滨江总共28个地块被香港置地一举拍得,刷新了上海出让地块总价之最。在这样一个十三五规划和十四五规划的交接之年,同时又是上海全球卓越城市计划的重要节点之年,这片土地毫无疑问将被赋予重要的历史使命和里程碑意义。
当然,最先high起来的一定是徐汇滨江的业主们,建成后建筑面积达百万方的超级单体城综,其中仅少数地块将建设住宅,其他部分必然会带来城市当量的巨大资源升级。
兴奋是必然的,毕竟,人这一辈子,能在自己所生活的城市见证几次这样的“城市奇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