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我国开埠最早的城市之一,留下了很多近代的优秀历史文化建筑,像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就赫赫有名。静安区、黄浦区的不少洋楼别墅,也吸引了不少游客。
而相对低调的杨浦区,其实也有很多意义深远的历史文化建筑,彰显着大杨浦曾经的辉煌。譬如靠近五角场地区的江湾体育场、杨浦区图书馆、上海体育学院、医院等,都是民国时期“大上海计划”中市政府、博物馆、医院等的所在,建筑很值得一看。
即使杨浦区的黄浦江沿岸,也是一块高品位的历史风貌保护区,自来水厂、发电厂等工业遗迹,是上海百年工业的最好注脚。
不要以为杨浦区只有这些大开大合、大气磅礴的历史文化建筑。其实这里也有洋楼别墅,其中有一栋,还有着特别的历史意义,却藏得很深。
这栋小洋房隐藏在本就很低调的杨浦一个复兴岛上,这是黄浦江区域内唯一一个封闭式内陆岛。所有来过这里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里仿佛被时代遗忘了。不管上海其它地方如何彰显着21世纪的高速发展,复兴岛兀自停留在过去的时光里,人少,幽静,偶尔一些工业的敲击声。
就在这个低调小岛上,有着唯一一个景点,复兴岛公园。这个曲径通幽的小公园环境十分雅致,里头大部分都是附近晨练的老人。在公园里散步,走着走着就与这栋神秘的小洋楼不期而遇。
洋楼名曰“白庐”,大门紧锁,标牌也有所损坏脱落,但优秀历史建筑的铭牌却赫然在目,用简单的一句话介绍了这套小别墅的概况:
原白庐,花园住宅。建于年代,砖混结构。建筑平面规整,坡屋顶,水泥粉刷墙面。曾为上海浚浦局同仁俱乐部,年蒋介石在去台湾前曾在此停驻。
难怪“白庐”这个名称如此熟悉,想来是和庐山牯岭“美庐”、杭州西湖“澄庐”、上海东平路“爱庐”齐名,都是蒋氏行宫。不同于别处,白庐显得格外低调。虽说是别墅,却只有一层楼面。白色的墙面虽然陈旧,但透着干净历练。
无法入内的白庐,只能在外沿细细观看。院落里堆满了落叶,一些爬山虎的藤蔓攀援在墙上、树上。钢框的窗户开了一扇,大约是管理人员偶尔过来通风换气。
隐隐约约看得到窗户里别墅的设施,壁炉、吊灯,在八角形的客厅里,似乎留存着当年的记忆。
对着白庐便是一片大草坪,绿树成荫,有老人在这里打太极、早锻炼,或者闲坐片刻。
据说年的时候,蒋介石乘坐军舰离开去台湾前,为了安全主要住宿在在舰上,有时也会留宿复兴岛公园的白庐,可以少受风浪之苦。普遍认为,他是在这座别墅里,度过了离开上海前的最后一天,再没回来。
往事如烟,而建筑成为了一个沉默的见证人。青苔依依,绿树成荫,无言地看着时间流过,沧海桑田。
你知道上海复兴岛上的白庐吗?你有去过白庐吗?你知道白庐和复兴岛公园的历史吗?
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