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美术馆位于上海黄浦江西北岸,伫立于8.5千米长的滨江带上。该滨江步行空间将徐汇区与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相连,是西岸总体规划的重要部分,旨在将占地逾9平方公里的原工业区建设成为一个新兴文化区。
▼美术馆东立面SimonMenges
美术馆地块呈三角形,位于宽阔的滨江绿化带的最北端,龙耀路与黄浦江的交汇处。围绕该建筑的地面广场被抬升至洪泛区之上,黄浦江景致一览无余。顺着广场东侧边缘的台阶而下,可至邻近河岸的休息平台。该建筑不仅是矗立于项目基地上的一座独立建筑,也扮演优化基地与黄浦江、公园之间联系的公共角色。
▼场地平面图和体块示意
▼北部视角SimonMenges
▼西南视角SimonMenges
三个承载着展览功能的建筑体量呈风车型旋转排布,并通过中央的双层通高门厅联系。该布局为建筑的各个部分带来独立运营的可能性。人们可通过西侧龙腾大道和东侧滨江步道进入美术馆门厅。滨江一侧有两种进入方式:参观者既可以下至下沉庭院进入,也可以通过广场台阶爬升至二层露台进入中央门厅,并且两种方式均可抵达展厅空间。书店以及咖啡厅位于中间层,与龙腾大道直接联系。
▼交通流线示意
▼临街入口立面SimonMenges
▼中央门厅SimonMenges
三个主要建筑体量均为17米高,分别由上层和下层组成。每个体量的上层为通过顶部采光的展览空间。下层的空间的功能更为多样,包含多功能厅、艺术工坊和教育空间。这些半地下空间,利用侧高窗采光。咖啡厅位于滨江侧首层的低矮体量内。它修长的造型试图将更多的江景带给参观者,同时也为二层入口创造了一个宽敞的露台。
▼展厅自然采光示意
▼一层展厅SimonMenges
▼二层展厅SimonMenges
▼多功能厅SimonMenges
在三个展厅体量之间,一个较低矮的屋顶覆盖整个中庭并向外延伸,形成面向黄浦江和道路的悬挑结构。在东西两侧,屋顶都由巨大的锥形柱支撑,昭示建筑的入口。三个主要的体量由半透明的,玉石般的玻璃包裹,赋予建筑族群乳白的质感。该立面材质将斑斓的日光带入建筑,夜间也透出绚丽的灯光,与悬挑屋顶光洁的质感涂料饰面形成鲜明对比。在每一个旋转排布的展厅外端,布置了巨大的透明玻璃窗,为参观者提供公园、黄浦江和城市风光的全景。
▼二层展厅细部SimonMenges
巴黎蓬皮杜中心与西岸集团协议建立文化合作关系。在开馆之后的五年中,蓬皮杜将给全新的美术馆带来一系列展览,作为中法两国文化协作的一部分。
▼从美术馆望向黄浦江SimonMenges
项目图纸
▼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项目开始:项目完工:总建筑面积:22.m2业主: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师: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柏林上海上海,中国–DavidChipperfieldArchitects项目开始:施工开始:项目完工:项目开馆:总建设面积:22,m2业主: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使用方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MartinReichert,AlexanderSchwarz(设计主创)项目建筑师DianaSchaffrannek(初期准备,概念设计),李初晓(初步设计),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柏林上海建筑师合伙人DavidChippereld,陈立缤,MarkRandel,张千牵(现场艺术监理)项目团队:ThomasBenk,DirkGschwind,RubenKiewiet,AndrasMate,StuartRennie,梁文礼,黄伟立,陈拓,范田原,赖思函,李海山,黄沛琪,李涵,刘慧群,沈丽君,李玉辰;渲染师:AntoniaSchlegel合作方:地方建筑师:上海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施工图设计至施工监理)结构工程师:奥雅纳有限公司,柏林奥雅纳国际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概念设计)上海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初步设计)机电设备工程师:上海科进咨询有限公司,上海(概念设计)上海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初步设计)幕墙顾问:迪索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灯光顾问:RDI瑞国际照明设计有限公司,上海景观建筑师:LevinMonsignyLandschaftsarchitekten,柏林(概念设计)北京易地斯埃东方环境景观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技术深化至施工监理)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