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上海的解放,大家都很熟悉“瓷器店里打老鼠”。但可能大家不熟悉的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上海还有数千外国人,遍布在各个角落,他们在各个层面亲历了上海城市史上最重要的变化。
《一九四九:在华西方人眼中的上海解放》
王向韬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
年9月
定价:58.00元
上海的解放,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本书作者搜揽众多回忆录、口述史、新闻报刊、外交档案等,参考众多权威专业研究论著,记录了西方侨民眼中的上海解放。他们当中有新闻记者、外交官、医生、商人等,如《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笔鲍威尔,曾救过周恩来的英国人沃茨,“老中国通”邓乐普医生……这些西方人视角的独特观察,丰富了我们对上海解放战役的理解和认知,展现出上海这一东方大都会转变为中国共产党治理下的人民城市的恢弘场景。本书作者王向韬讲述创作缘起。
作者简介
王向韬,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导演。导演作品包括纪念中美建交四十周年纪录片《上海记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录片《战火围城》,上海迪士尼工程建设官方纪录片《筑梦之旅》,大型人文地理系列纪录片《长江之恋》等。
从一张老照片开始的一本书
王向韬:年,我因为拍摄一部抗战题材纪录片到美国采访旧上海著名周刊《密勒氏评论报》主笔bj鲍威尔的孙子托马斯?鲍威尔。bj鲍威尔因为支持中国抗战,谴责日军暴行而被投入上海日军宪兵司令部大桥监狱,饱受折磨,抗战胜利后不久就去世了。托马斯出生时爷爷已经去世了,关于他爷爷的事,他能说的不多。但他带来的一张老照片吸引了我的注意,这是一张苏州河畔河滨大楼的老照片。
河滨大楼
托马斯告诉我,他的父亲比尔?鲍威尔在抗战胜利后赶到上海,继承了《密勒氏评论报》,直到20世纪50年代返回美国,期间一直居住在河滨大楼。父亲直到临终前还一直讲一件事:在解放上海战役中,他亲历了苏州河战斗。因为苏州河防线的国民党军负隅顽抗,当时整栋大楼里的人都战战兢兢,生怕被激怒了的解放军会对河对岸的高楼使用火炮。但一直到整个苏州河北岸都挂起了白旗,他们担心的事都没有发生。解放军自始自终没有使用重武器,他们以极大的耐心和克制停止了对苏州河北岸的攻势,用劝降和包抄的方式完成了解放上海的最后一仗。
《密勒氏评论报》主笔比尔?鲍威尔
感动之余,这件事令我感到很有意思。谈起上海的解放,大家都很熟悉“瓷器店里打老鼠”。但可能大家不熟悉的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上海还有数千外国人,遍布在上海的各个角落。年,他们在各个层面亲历了上海城市史上最重要的变化。当时我觉得,他们这种“第三方视角”是个非常有趣,很有价值的视角。我本人对非虚构纪实写作非常感兴趣,就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收集、整理材料,开始写作。
《密勒氏评论报》上有关上海解放的简讯
写作过程中我也试图与书中的亲历者取得联系,因为时间久远,他们均已谢世,后人对他们这段尘封已久的上海经历知之甚少。其中最大的遗憾是英国记者乔治·韦恩(georgevine),这位曾经在外滩《字林西报》大楼亲眼目睹国民党政府偷运黄金出上海,在解放军渡江战役后因发布渡江地点新闻而险些被国民党特务枪决的英国记者,在我开始酝酿本书时依然健在。但在我几经辗转,通过多重关系即将联系上他时,他于年12月逝世,享年97岁。
令英国人韦恩身陷囹圄的解放军渡江示意图
媒体推荐
在华西方人是见证上海解放的重要群体,从他们的视角回溯上海解放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细节,是本书的一个特点。上海作为一座个性鲜明的国际大都市,它的解放是民族独立的象征,是从外向型城市转向内向型城市的重要节点,在全中国的解放中具有独特的意义。本书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熊月之(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国际大饭店
作者倾数年之力搜集、整理相关报刊报道和历史图片史料,参考众多权威专业研究著作,真实记录了作为旁观者的在华西方人(新闻记者、外交官、医生、商人等)眼中的上海解放经过,客观展现出上海这一东方大都会如何成为中国共产党治理下的人民城市的恢弘场景,揭示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是人心所向的必然历史趋势。
——刘统(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党史军史研究专家)
向邮政大楼发起冲锋的解放军
(此图为重现战斗的电影取景)
在西方人眼里,上海的解放,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他们在东方美好生活的“陷落”。怀念、不舍、嘲讽和误判,泛滥在他们的笔下,当然也不乏严谨的分析,具有穿透力的真知灼见,第一人物、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所见所思,亦真亦幻,无论如何,他们都在那里。作者从历史的黑匣子里打捞出的,是时代潮流、人性情感和人心所向的大数据。
——邢建榕(上海市档案馆研究馆员,上海史研究专家)
转编自
上观号作者:世纪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