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第三届进博会上,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作为虹口文化场馆代表之一,向全世界再次“讲述”了二战时期发生在虹口的往事。面向世界讲中国故事,已不是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的第一次。
像所有故事开篇都需要一个引子一样
这个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故事
也同样有自己的起点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上世纪80至90年代,很多生活在提篮桥的居民都有印象。弄堂里,经常会出现“外国面孔”。和其他热衷游山玩水的老外们不同,这群老外总喜欢往弄堂里钻,有的甚至敲开户主房门,询问是否可以进屋看一看。情到深时,他们还会不禁流下眼泪。虹口的“老土地”们都知道,这是老邻居“回家”了。
▲?年,全球犹太名流访沪团来到虹口
在霍山公园参加活动时,访沪团成员触景生情
二战时期,为躲避德国纳粹的迫害和屠杀,至少有2万名犹太难民漂洋过海来到上海,他们中有约1.4万人生活在虹口。年前后,这些犹太难民分批离沪。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们一次次回到上海,在虹口社区里,寻找当年与他们结下深厚友谊的中国老邻居。
▲?“烘山芋”这一上海街头常见的小食,却是苏珊最难忘的童年滋味。年过八旬的她重返上海后,迫不及待地尝上一口惦记许久的美食,伴随着美食一起回归的,还有“虹口记忆”。
然而,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工作人员发现,当时,国内外知道这段充满人性光辉历史的人并不多。一边是犹太难民与中国邻居友好相处的温馨故事,在民间口口相传。一边是见证这段历史的中外老人因年事渐高,逐一“离开”。这让纪念馆感到史料收集工作时不我待。
▲?在与老邻居的座谈会上,前犹太难民拿出家庭照片讲述一家人漂洋过海来到上海的经历,并现场展示了自己小时候在上海弄堂里学会的童年游戏“挑绑绑”。
▲?时隔多年,当年的老邻居重逢,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开始了!
年,犹太难民史料征集活动启动。只要有前犹太难民来纪念馆参观,工作人员便会询问他们是否愿意留下口述回忆影像,或者捐献一些当年的物品,为这段历史留下“佐证”。也有热心的虹口人听闻征集活动后,从家里翻出相关老物件送到纪念馆。
▲?不少北外滩街道的旧改居民,在搬离旧居前,捐出了当年接收的犹太难民留下的家具和物品。这些老物件虽然不是古董,但它们也是“犹太难民在虹口往事”的见证,历史价值远远大于了本身价值。
感人往事穿越时光
在史料征集的过程中,一位位亲历者的口述回忆和物品让历史记忆得以抢救,让往事的细节得以不断补充,一个个原本隐藏在民间“命运与共”的故事被逐一挖掘了出来。
“现在,我有5个孩子、7个孙子、4个曾孙,一切都是因为在年,我幸运地在上海得到了安全避难所,我会永远感激这一点。”
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里,有一件展陈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是一件绣着百合图案的蕾丝婚纱。它的主人名字叫贝蒂。年6月,贝蒂的父亲花重金买到了四张船票,带着一家人从德国逃亡上海。后来,他们才知道,没有成功出逃的家人大部分都死于纳粹屠杀。
在上海生活期间,贝蒂结识了在上海犹太学校任教的俄国人奥列格。在外滩散步、在和平饭店约会恋爱、在南京路上定制婚纱……上海的街头留下了贝蒂和奥列格“爱的足迹”。
年,贝蒂带着这件见证了幸运和幸福的婚纱,离开了上海。之后,她的两个女儿在结婚时都穿过这件蕾丝婚纱。年,贝蒂把这件见证了家族几代人幸福的婚纱捐赠给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虹口和玩具黄包车,这些都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当年中国人帮了我们不少忙。如果不是那样,我们早已被杀害了。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机会能再次回到虹口,看看虹口的发展,看看那些街头,如今还有没有飞奔的黄包车。”
黄包车,是约瑟夫的“宝贝”。当年,约瑟夫一家在虹口避难时,隔壁邻居是一户靠拉黄包车谋生的中国人。每天收工回家,邻居都会把约瑟夫和自家孩子抱上黄包车去兜风。坐上黄包车,在上海的街巷飞驰,成了约瑟夫童年最开心的事情之一。这个竹制黄包车模型就是回味快乐记忆的仿制玩具。
战后,即使离开上海前往德国汉堡定居,约瑟夫都一直带着这个“黄包车”。年,他把自己珍藏了几十年的玩具捐赠给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它背后的故事。
“是那些记忆把我一次次推回上海的。要不是上海人的帮助,我早就变成灰烬了,就不会一次次来到这座有魅力的城市。”
年,18岁的马自达和父母、外婆一起漂洋过海来到了上海。马自达和上海同事成了朋友,并且学会说上海话。年,马自达全家迁往美国旧金山定居。
正是上海话和上海情节,让马自达在离开上海多年后,和一位上海人结缘。年,马自达离开中国后第一次返沪。他带着儿子来到长阳路舟山路口,寻觅当年的住所。迷路时,一位中国小伙子上前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在得知马自达过去的故事后,这个叫陈振宏的小伙子主动带他们逛了提篮桥社区。俩人一见如故,陈振宏成了马自达的“干儿子”。
多年后,在马自达的资助下,陈振宏来到美国,并就读于加州大学。马自达说这是“知恩图报”,希望用这种方式感谢上海当年对许多犹太人的救命之恩。
“他说会来拿,就一定会回来的。”年,林道志在弥留之际,还惦记着犹太人邻居留下的书。卡尔在哪里?林家人不知道。但有一点他们确信,承诺过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年,犹太人卡尔在离开中国之际,把余册图书寄放在林道志家代为保管,并告诉林道志,一定会回来拿书的。在随后的68年里,林家三代人历尽艰辛,全力护书。
抗日战争末期,为了避免书籍被战火牵连,林道志举家冒着战火,坐船将书护送回浙江黄岩老家。一家人一路遭遇战火夹击和土匪威逼。最终,靠着运气,才将书安全转运。抗战结束后,生怕卡尔会回上海拿书,林道志再率领家人将书护送回虹口,等待书的主人归来。
在之后的特殊时期,因家中藏有外文图书,林家人吃足了苦头。幸好,在有识之士的暗中帮助下,这批书暂时封存在家中,再次“躲”过了劫难。
后来,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和德国友人的协助下,最终找到了卡尔的下落。原来,卡尔早已过世,并因没有后人,图书无人接收。最后,这批见证了友谊和诚信的图书成为了纪念馆的馆藏。在展陈中,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也将这个故事以实景还原的方式,讲于后人听。
故事“未完待续”
从年“摩西会堂旧址”全面修缮后向公众开放,到年旧址正式更名为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从年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新展陈和新建纪念设施开放,到年纪念馆重装亮相。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从原来的多平方米扩大到多平方米,展陈也从件增加到近件(组)。场景还原、互动多媒体等新技术,让历史得以真实还原,也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有了另一种解读角度。
现在,在尾厅,一张以色列为中国祈福的照片作为新展品,挂在了墙上。从过去到现在,友谊未完待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述也仍在继续。
如今,虹口上下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北外滩正在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展示窗口。米高楼破土而出,即将刷新上海城市的高度。
人间烟火气,代代更迭。但充满人性光辉的故事始终留在了这里,等待来人倾听。
记者:万彦
编辑:万彦
图片:杨伯荣、钱晶、万彦、《虹口报》资料图
上观号作者:上海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