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上海有不少独具特色的小马路,或长或短,或人气爆棚,或低调不张扬。它们似乎逃出了时代发展的齿轮,在日新月异的国际化大都市里,停留在原来窄小笃定的模样。
这些小马路,有个共同的名字,都是上海“永不拓宽的马路”。这里的街道,都留有过去时代的风貌,仿佛一个转身,就能穿越回到历史。
不像衡山路、华山路、武康路这些过去法租界的马路赫赫有名,虹口区的舟山路,就显得很没有存在感。被长阳路、昆明路截断的舟山路,其实北起岳州路,南至霍山路,但曾经有小维也纳之称的,却集中在长阳路至霍山路这一小段。
在这条窄小窘迫的马路上,很快就能看出它的不同。马路一侧的房屋,绝非上海典型的石库门房子,也不是中式传统的样子。圆形拱券,装饰性的圆柱,红砖砌成的墙面,要不是情暖冬日里恣意晾晒的衣物、被褥,就会让人恍然觉得自己已经远离东方,来到了遥远的欧洲。
原来,在上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初,大批犹太难民为了逃离纳粹魔爪,远渡重洋来到上海,只因为全世界,能够容得下犹太民族的地区,屈指可数。那个时期,上海先后接纳了犹太难民约2.5万人,其中很多,都住在虹口区的舟山路附近。
其实“一·二八”事变已经炸毁了舟山路的不少房子,犹太难民到来之后,重新修建,经过奥地利犹太建筑师之手,这里的房屋便成了颇有维也纳小巷画风的建筑了。
据说当时,这一代住了上万的犹太难民,加上本来就有的中国居民,难以想象彼一时是何等拥挤嘈杂。拐角处的犹太难民纪念馆里,陈设了当年犹太人在此定居的生活环境,狭小的空间里,架设起双层床,局促地塞进欧洲人宽大的四肢和身体。
犹太人被誉为最懂得适者生存的民族,在初来乍到适应了环境之后,其中的能工巧匠们纷纷开始重操旧业,以舟山路为中心,开出一大片欧式店铺,有的卖面包、有的卖杂货、有的卖服饰帽子……甚至还有咖啡馆和餐厅,还有剧场定期举行犹太音乐家的演奏会。
看着如今充满市井气息的小小舟山路,已经褪去了曾经聚集的欧洲风貌,但和隔了不远、新建的北外滩来福士相比,那几栋安妮女王时代风格的建筑,仿佛遗世独立,讲述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