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二*,河南省温县赵堡镇西水运村北平皋小学一名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已有28年,曾被评为感动温县十大人物、县劳动模范等。年4月,在他从事教育工作的第18个年头,被确诊为肾衰竭。同年9月,13岁女儿蒋思琪被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父女两人同患尿*症,十年间,为给女儿求医治病,蒋二*和妻子侯艳玲四处奔波求医问药。
当初蒋医院治疗一周后,面对高昂的医疗费,想想千元的工资,他一咬牙,带着大夫的低盐、低油脂、低蛋白的医嘱出了院。这么多年来,他严格执行低盐低油低蛋白的饮食标准,早餐和晚餐只喝些粥吃一些淀粉拌的蒸菜,午饭多是白水煮粉条,饭菜实在难以下咽,才用筷子头沾一点甜面酱。十年来,蒋二*就靠必需的药物和低盐、低油、低蛋白饮食把肌酐控制在左右。
长期的低盐低油低蛋白饮食,折磨得他身体极度虚弱、头痛耳鸣、走路虚浮,稍不留神就会脚崴甚至骨折。他每次脚崴或骨折后,只要能站起来,就会忍着病痛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即使骨折在家,他也会忍痛从床上爬起来,扶着凳子到自家电脑前办公。他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先后被河南日报、教育时报等媒体报道,并被评为感动温县十大人物、县劳动模范。
可比起他自己的身体,他更忧心女儿的健康。在得知女儿的体检结果后,他便拖着虚弱的身体和妻子一起带女儿四处求医;为省钱给女儿看病治疗,他自己再医院住过院。他总说,“我死了不要紧,人生也经历了一大半,可孩子还小,一定得把孩子的病看好。”
多年来,为给女儿治病,他们一家辗转于温县郑州北京之间,医院、医院、郑大一附院、河南省中医学院一附院、医院、医院医院等,四处为女儿求医问药。
十年来,他们全家就靠蒋二*那一份微薄的工资和侯艳丽零星打工收入维持。每三个月,等他们攒够了去北京的钱就带女儿上北京看病治疗。十年中,他们没买过新衣服,没添过新家具家电,家里的电视机还是他们98年结婚时买的。因家里需要冷藏一些药物,侯艳玲的妹妹给他们家买了一台小冰箱。蒋二*特别喜欢电脑,在学校曾是计算机高手,因为学校的一些工作需要带家里做,蒋二*下了好几年的决心,才花块钱淘了一台旧电脑。
“带女儿在北京看病期间,为节省开支,我们一家夏秋两季很少住旅店,医院门诊大厅的地面上,有时也会在通往天安门广场的通道里面睡。冬天,天冷的受不了,才花钱住进西皇城根儿北街地下室小旅馆里面。北京的饭也贵的不得了,我经常和女儿只买一份饭,她吃大半,我吃剩下的。”侯艳玲回忆这十年间求医问药的日子眼里噙满泪水。
年初,女儿蒋思琪的病情发展至尿*症终末期,医院做了腹膜透析,现转入郑大一附院肾移植中心等待肾移植。
蒋二*在家里简单设置一个“透析室”,里面的设备很简单,一个恒温箱、一盏消*用的紫外线灯、一把椅子、一个输液架,先给导管消*,然后导水、换水,整个腹透需要半个小时。
为省钱,蒋思琪在自家简易“透析室”做腹膜透析,现在,她每天要做3次腹膜透析。
“如果不是因为生病的话,我现在应该可以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上初一了”,13岁的小思琪说。在治疗的间隙,小思琪也时常会自己拿起课本温习功课。
父女两人同患尿*症,十年间他们一家四处求医问药已经花掉了三四十万元,家中早已是债台高筑,亲朋好友也都借遍了。而现在蒋思琪的病情发展至尿*症终末期,他们急需拿出给小思琪换肾的30万救命钱。(图/文徐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