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许多文化史,涉及到建筑的篇幅比较少,也许有时建筑并没有被作为一种文化或艺术来看待。其实建筑不但是一种文化,而且也是其他文化的“容器”。建筑形象本身的“语言”记述着当时的历史。
上海外滩是旧上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缩影,这里有着52幢风格各异的建筑,尽管不是由一位设计师设计,也不是建于同一年代,但确富有共性,他们都是当时西方最流行的样式,采用西方古典形式,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
汇丰银行位于中山东一路12号,如今的浦东发展银行。此银行于年创办于香港,第二年在上海设立分行。但是上海最早的汇丰银行与如今我们所见的这座建筑完全不同,地址也不在这里,而是在今天和平饭店南楼处。年,在江海关南侧购买了一块地,建造新楼。就是如今的地址。当时的汇丰银行是一幢3层楼的建筑,后来因为银行发展迅速,便在年拆楼重建。于年6月建成。一直延续到如今我们所见的建筑大楼。距今已经有97年的历史了。
这是一座仿古希腊式建筑,采用西方古典主义形式。大楼层高5层,连同中部高出的圆拱形大屋顶2层一共7层。整体以正门和圆顶连成纵线,两边严格对称,给人以稳重、坚固之感。这座建筑是外滩建筑群里体量、规模最大的一座。当时被称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的一座最讲究的建筑”。建国以后,这里曾用作上海市人民*府。
这座将近百年历史的建筑,其中故事甚多。据说年举行奠基典礼时,根据中国风俗,请来风水先生选择“*道吉日”。开工时,在地基下面撒了很多世界各国的金、银币,以象征“招财进宝”。大楼门口的一对狮子,像中国宫殿一样,却是用西方写真的形象。另外在地基正中竖了一块蓝底金字的牌子,由当时上海滩颇有名气的人物供奉上去。场面非常可观。另外一件事就是大楼里的壁画。多年前,对汇丰银行大楼大修时,发现大厅穹顶上有一组非常生动的壁画,是用彩色玻璃和马赛克拼成,内容是世界各地风光以及代表名画、雕塑。当时市人民*府迁入这大楼时,觉得这些画多为“殖民主义”,但觉毁掉又十分可惜。便用涂料覆盖了起来。也因此保护了这些珍品。如今才能让我们再见到这精湛的艺术品。去参观大楼时,千万记得进大厅一堵风采哦。
紧靠在汇丰银行的便是她的姐妹楼——上海海关大楼。海关大楼的高耸的楼顶有一钟楼。每隔15分钟,发出优美动人的乐曲,每隔1小时,大钟打点报时。两公里以内都能听到。上海最早的海关在今奉贤距杭州湾约1公里处,那还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事了。后来觉得距离上海县城太远了。就在*浦江边上建造海关,称为“江海大关”。年爆发小刀会起义,海关被毁。外国驻上海领事以及商人,借口“中国海关不能保障外国商人利益,外国商人也没有向中国缴纳关税之义务”,拒绝向中国*府缴税。被迫清*府签订《上海海关协定》,从此海关大权便落入外国人之手。
后来,也有*府拨款重建的海关楼,但是随着对外商贸的业务不断发展,不得不重新再建。于是,在年,便建成了这座多种风格组成的折中主义——海关大楼。
海关的最高处有旗杆,这一“点”当时就被定位为上海地理位置的标志点。所以这座建筑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而且还有地理价值。
坐落在外滩的这两幢姐妹楼是上海一段租界史的历史缩影。如今,每每华灯初上。我们惊叹她们的建筑之美。但是,也能记着过去她们的前世今生。历史永远是一面镜子,鞭策着我们不断地向更美好的未来前进。
(图片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