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李曙光:珍惜科学家的名声
作者简介:李曙光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科学家的名声是由学术水平、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在科研工作中的为人及道德操守决定的
●科学家必须加强科学道德修养,充分认识科学不是商业,前者追求真理,后者追求利润
谈到科学家的职业道德问题,我想从“科学家的名声”谈起,因为我感到我们很多科学工作者对这个问题的严肃性估计不足。科学家的名声不等于知名度,科学家的名声是由学术水平、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在科研工作中的为人及道德操守决定的,可以用公式这样表示:科学家的名声=学问+为人。科学家的名声对科学研究工作会产生重要影响,往小里说,与同行合作、成果可信度、研究项目的获得甚至评奖,等等,都受科学家名声好坏的影响,往大里说,个人名声会影响到集体甚至整个科技界的名声,从而影响社会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所以,科学家要追求好的名声,重视名声的科学家不会去做违背科研道德的事情。
从现在的情况看,科学家群体的名声在逐渐下降。我看过一份报告,科学家的职业声望降低了。以往的历次调查显示,科学家在公众心目中的声望始终排在最前列;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位居第二。为什么呢?科学研究的不端行为逐渐增多;学术泡沫现象日趋严重;科技论文数大增,但引用率不高;科技论文内容雷同,缺乏创新。这样不仅浪费公共资源,而且还在败坏科学家的好名声。
为什么近几年科学研究不端行为增多呢?原因在于:第一,科技界浮躁。社会上相互攀比、急功近利的风气侵袭到科学研究领域,使得有些科研工作者淡忘了科学研究的本质精神,过分追求眼前现实利益。第二,科学研究异化。现在的科学研究具有两重性,它不仅仅是人类追求真理的探索行为,同时也变成了一种职业,成为科研工作者谋生的手段,这就使得科学研究工作必然与科学家的个人利益相联系。在这两重性中,追求真理应该是第一位的,如果将二者地位颠倒了,道德操守又不严,就会出现一些学术不端的问题。第三,教育不足。我国对科研工作者知识产权观念和科学研究行为规范的教育不足,更缺乏从娃娃抓起的知识产权教育体系。第四,评价体系不够科学。目前的科学评价体系过分依赖于简单的量化指标。第五,执法不严。我国在对科学研究不端行为的处理上是偏宽的,有些重大事件没有进行法律追究。
如何解决学风浮躁和学术不端的问题?我想最根本的是宣传科学精神,严格科学研究的道德要求。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科学家必须加强科学道德修养,充分认识科学不是商业,前者追求真理,后者追求利润。科学工作者要严格遵守科学行为规范。科学研究行为规范是科学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科学共同体成员共同利益的需要。
科学工作者还要加强知识产权观念。自然科学研究也有知识产权问题,因为自然科学研究也需要激励机制和保护制度,它的最高奖赏是社会承认并尊重科学家的知识发现权。要保护知识产权,使用知识就必须引用,不得剽窃,不得重复发表。
改进科研评价体系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要坚持质量第一,力戒简单化方法。首先,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研究的评价体系不同,不要用一把尺子衡量。技术科学以及社会服务性应用科学研究主要看社会经济效益;自然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现新知识,所发现的新知识要通过论文发表,并接受同行的批评和检验,但是简单地看论文的数量也不行,评价还要重视论文的质量。
论文的质量主要看其在科学家同行中产生的影响,看同行在他们的研究中是否正面引用你发现的新知识。需要提及的是,在评价当中,简单依据刊物影响因子判断具体论文质量是不准确的。
另外,还要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惩治学术行为不端理应有法可依,我们理应依法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
最后,我来谈谈科学家的个人修养问题。科学家要有好名声,必须要加强个人修养,科学家应具有6种品质。
一要诚实。实事求是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要求,因此科学家必须讲诚信。不造假,不剽窃,不当挂名作者。隐瞒不理想数据,同一成果分成几篇发表等做法,都是在“打擦边球”,它同样会影响科学家的名声。
二要认真。在科学研究中要始终贯彻严肃的工作态度、严格的求证精神、严密的工作方法,不作无原则的吹捧,也不作空洞、恶意的否定。
三要尊重前人工作。对此要注意避免犯以下几个错误:为突出个人成果,有意不引用前人同类成果;曲解他人文章,提出本不存在的“伪问题”,然后再进行批判;在科学思想或实验工作中受惠于他人时不作说明。
四要有合作精神。不要有“只想当主角,不愿当配角,或当了配角不出力”的想法,现代科学事业是集体事业,每个人实际上都在受惠于集体和他人的贡献,我们也要团结他人共同奋斗。
五要有自我反省精神。有一定学术地位的专家警惕不要当学霸,学术地位还不高的人不要对批评怨天尤人。要正确认识“面子问题”,不准批评是保不住面子的,能以开放的心态不断反省自己的工作,才能有所创新,赢得面子。
六要有开阔的胸怀。不能武大郎开店,容不得高人。要海纳百川,能与持不同观点的人共事。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做一个有良好声誉的科学家;让我们都来珍惜自己和科学家群体的名声。
(原载《中国科学基金》21卷4期,有删改)
《中国教育报》2009年4月20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