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32篇原创,字,阅读时间约9分钟。
经常有小伙伴把重疾险和医疗险混为一谈,这两者都是用来对抗疾病风险,医疗险是报销型,重疾险是赔付型,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虽然现在大家的保险意识已经不提高,但是仍有很多人在买保险时一头雾水。
希望这篇长文能让你知道如何避坑并选择高性价比的重疾险。
重疾险在南非的诞生
年,南非心脏外科医生巴纳德Q(MariusBarnard)救治的上百位心脏或器官移植Q病人,虽然经过艰苦卓绝的治疗活了下来,但他们的家庭在财务却已经“宣告死亡”。
高昂的治疗费用,好歹可以通过医保报销一部分。但漫长的治疗周期,足以令家庭在数年时间内失去收入来源,康复期在治疗和营养上的花销,对于整个家庭的财务状况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巴纳德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却无法挽救一个家庭的“财务生命”,这样的从业经历令他痛心疾首,以至于做出一个影响整个保险行业的决定:联合保险公司,为这类身患重大疾病的患者提供风险保障。
巴纳德和保险公司开发的重疾险,最初只保障4种疾病: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搭桥术、恶性肿瘤和脑中风,但在当时已为很多家庭带来了生的希望。
因此在突发重大疾病时,重疾险是为了解决收入中断的风险,并站在患者及其家人的角度,为在重病深渊的家庭提供雪中送炭般的经济补偿。
这就是重大疾病险的源起。
重疾险选择的四大方面
保额
目前来说,一般城市的重疾治疗费用平均在30万元左右。所以,重疾险比较合理的保额至少30万起步。同时需要综合考虑收入断层,大病的恢复时间在3-5年,所以保额还需覆盖3-5年的收入。如果是在一线城市,花费会更多,收入损失风险更大,保额建议至少要50万。
买保险就是买保额,充足的保额才能起到保障作用。
缴费期
一般来说,如果你收入稳定,保障型产品的缴费期越长越好。
每年的缴费压力不用那么大,缴费期越长就越可以充分利用保费豁免的杠杆,这一点可以说是重疾险的“死穴”。
保障期
预算充足,不用犹豫直接选择终身重疾。
预算有限,考虑定期重疾,至少保到70岁以上。
越年轻,买重疾越便宜。
尤其父母保险意识强,给宝宝配上终身重疾,可以说是花最少的钱,给孩子提供与寿命等长的保障。
保障内容
经常有人问我返还型重疾,一句话解释,在保障内容和消费型重疾相同的情况下,保费却要贵很多。这样的噱头说到底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保障内容具体总结成七个标准
标准一:是否包含四种高发轻症
重疾险为什么不说重疾而说轻症的,因为重疾的前28种病,大家都知道是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制定的,统一标准,统一条款,所以各家公司都是一模一样的,而这28种重疾发病率占比达到所有疾病发病率的95%,其他疾病即使增加到种、种、种,发病率也就5%而已。所以重疾的病种不用看,都是一样的。而对于轻症和中症,并没有做规定,各家公司是五花八门,因此我们首先要看有没有四种高发轻症。
第一种:极早期恶性病变。
比如原位癌、精神病、皮肤癌、前列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这都属于极早期恶性病变,都属于轻症的范畴。什么是轻症的?治愈率极高,花费极少的就叫轻症。再比如原位癌,其实它不是癌症,它是癌症的前一个阶段,如果把一个细胞癌变分为四个阶段的话,第一个阶段叫正常细胞,第二个阶段叫良性肿瘤,第三个阶段叫原位癌阶段,第四个阶段才叫恶性肿瘤,而恶性肿瘤又分为早、中、晚,原位癌比肿瘤早期还要早,所以它的治愈率非常高,而且花费很少。
第二种:冠状动脉介入。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心脏支架。对于一些心梗或者冠心病患者,通常都要用支架来治疗,这是一个非常常见而且很重要的一个治疗手段。
第三种:不典型心梗。
典型的心梗是按照重疾进行赔付,如果是不典型心梗是按照轻症赔付。医生在确诊心梗的时候一般有四个条件:第一明显的心纹痛;第二是心电图显示有异常迹象;第三是心肌酶或者肌钙蛋白有诊断意义的升高;第四是发病90天以后,左心室的射血分数低于50%,这4个条件如果符合3个就是典型的急性心梗,要按照重疾赔付。如果这4个条件只符合2个,就是不典型心梗,由轻症来赔。
第四种:轻微脑中风。
如果是脑中风后遗症,就按照重疾赔付,若是轻微脑中风则是按照轻症赔付。什么是脑中风后遗症呢?就是脑血管的栓塞,引起了天以后,依然存在一个肢体或一个肢体以上机能完全丧失,也就是不能动了,或者说语言能力、咀嚼能力丧失,也就不能说话了,这个叫脑中风后遗症,按照重疾赔付。
如果没有留下后遗症,可能患者过段时间就恢复了,这就是轻微脑中风。在这一保险责任上各家公司间条款可能有些不一样,在重疾要求的六项不能活动的责任中,有的是满足三项才赔付,有的是满足两项就按照轻症赔付。
总结,四种高发轻症中,极早期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属于高发病的范畴,有没有这四种轻症很重要。
标准二:是否包含轻症豁免责任
轻症豁免责任就是被保险人的轻症豁免。因为豁免分为轻症豁免、重症豁免、身故豁免、全残豁免。对被保险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轻症豁免,因为轻症更容易发生,一旦发生之后就不用交保费了,豁免保费的同时保险合同还继续有效,这对消费者来说是非常友好的。
以前很多朋友会去飞去香港买保险,但其实香港都没有轻症豁免,从年开始,大陆的重疾险保障功能就已经超过香港,这就包括轻症豁免,而且是大陆的独创。
标准三:是否包含投保人豁免责任
投保人豁免其实就是大人给孩子买保险的时候加上投保人豁免,如果大人发生风险出险,那么孩子的保险就不用交了,但合同还继续有效,能继续保证孩子的一生。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人性化的设计。
但往往有些人会把投保人豁免用在夫妻互保方面,比如说夫妻互保双豁免,一旦有个人发生了重疾或者轻症,然后两个人的保费就都豁免了,都不用交保费了,从理论上来说是挺好的。实际它是一个双刃剑,也就是说它有利也有弊。夫妻互保双豁免最大的风险就是婚姻风险,
一旦离婚之后这个保单就非常麻烦,所以不太建议做夫妻互保。虽然可以变更投保人,有时候婚姻破裂,变更投保人也没办法做到,那保单会面临失效,因为保单的拥有者属于投保人。
标准四:轻症、中症、重疾赔付次数
我个人认为赔付次数都在两次以上比较好。虽然说有的产品最多可以赔付6次,但是我个人以为轻症最好有三次以上,中症和重症各有两次比较好。以前我们都认为重症有一次就够了,但现在发现一次远远不够,为什么?因为很多理赔案例里,被保人接连发生癌症、心梗等,或者说即便已经有两次重疾赔付,难说在未来日子里是否会再发,关键是他从此再没有保险了,也再也买不上了保险了。所以一定要在身体健康的时候,买多次赔付的重疾。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各种疾病都在攻克,所以重疾多次赔付一定是非常重要的。
标准五:疾病是否分组
大多数保险公司是分组的。比如种重疾赔五次,可能是分五组赔五次,每组赔付一次,这是分组的重疾。不分组的保费比分组的普遍贵20%-30%。如果想节省保费,选择分组也是可以的,只要高发疾病不在同一组就行,比如说癌症、心梗、脑中风、尿*症这些在不同的组。
标准六:恶性肿瘤是否有二次赔付
我们知道在所有重疾里面最高发的就是癌症,在所有的理赔数据里面占第一位,可能占理赔数据的60-70%,再加上心梗、脑中风,这三项占据了所有理赔数据的80%左右。再往后加上尿*症、重在器官移植、冠状动脉搭桥这6种病占了高发疾病的90%左右,再往后延展就是28种疾病合计占了95%。
而癌症大家知道,很多癌症是容易转移,甚至复发的。比如前几年确诊了乳腺癌,后来又转移到肝癌或者肺癌,这是完全有可能的,间隔3年或者间隔5年会转移。这就要看重疾产品是否包含癌症的二次赔付,甚至三次赔付,有的公司可以在间隔三年以后再赔一次,有的公司会间隔五年以后再赔一次,无论是新增、转移、复发、持续都可以赔,而有的公司只可以赔付转移或新发,具体赔付责任还要看产品条款。
标准七:共用保额
看轻症和重疾是否共用保额。如果是共用保额,也就是一共赔这么多钱。比如保额万,轻症赔了20万,重疾减去20万只能赔80万,一共加起来赔万。其实香港也属于共用保额。
选重疾险一定要选择非共用保额的产品,也就是轻症赔完之后,重症保额不少。比如同样万的保额,A公司轻症赔了45%,赔了45万,过段时间又发生中症,中症赔了60%,也就是60万,轻症和中症加起来已经赔了万,最后再发生重疾又可以赔付%的保额,也就是万,累计起来就是万的保额,也就是说这款产品保额已经赔下来已经翻倍了,它的保障功能是极强的。
说句衷心话
赔三次、四次,这重要吗?
赔付比例40%、45%,这重要吗?
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您身体健康、早投保。
如果晚投保时身体出现一些状况,可能需要加费或者除外,甚至拒保,那就失去投保资格了。
所以早投保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END-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叶子的花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