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照片太罕见了!年的老上海,没有想象中繁华
年的上海风景,和半个世纪前差别不大。旧时代的老上海,在你心中是什么样子?上海的“十里洋行”,活色生香,歌舞升平,每代人的记忆都是不一样的。
年的老上海,没有摩天大楼、没有小轿车,没有你想象中繁华。在当时国际饭店在人们心中就是摩天大楼,外地人到上海必看国际饭店。记得那时流传一段小故事说外地人到国际饭店门口仰天看有多高把带在头上的草帽吹掉了,表示很高的意思
86年那时,南京路还不是步行街,周末人行道上依然是人挤人,中百一店热闹的不行。淮海路没这么多高楼,那种小店的繁华更接地气让我一辈子怀念。没有地铁,高峰时上公交车经常要靠外面的人推一把进去才能关上车门,车上人挤的戏称挤成相片。不过那时候城区远远没现在这么大,不仅浦东是大农村,整个徐家汇都是城乡结合部。还有就是,上海人的住房条件是相当紧张,城里有很多成片的棚户区。但即使这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一点到现在变化太大了。
年的上海人,年时的上海早就对羽绒服不稀罕了,那年月已经流行皮夹克皮风衣了。86年的上海人从不会说羽绒服,那个时代都叫滑雪衫。
我喜欢老底子的上海,走在马路上阳光灿烂,不像现在到处都是高架路,感觉马路上阴森森的,特别是南京路改了面目全非。
年的外滩一带。上海,就是与解放前差不多,因为上海负担重,要支援全国,上海几乎就没有建设过,不是上海没钱,是全国都指着上海的钱袋子,上海没有做城市建设是钱都上交了,自己过苦日子,住房都不能改善。但是就这样上海,三十年代就已经是远东第一大城市了,那时候,还没香港东京啥事呢。
当时国家建设需要上海挑重担,上海有全国最优秀的产业工人,思想最先进,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典型代表。所以当年国家政策是,全国支援上海,上海服务全国。新中国的建设上海起的作用难以替代,功不可没。
那时候上海很少有人失业,大人工厂上班,小孩都有学上,就是有钱买不到东西,都是计划经济。
从新中国建立那天起,上海承担起新中国所需要的工业物质和国家的财政需求。上海人是在默默的贡献,无怨无悔!确实非常的艰辛和贫穷!现在祖国强大了,各地都发展起来了!
八十年代大城市几乎都是解放前的老样子。不过那会上海的餐馆就已经很贵了。我88年去出差。就路边的小餐馆就已经比北京贵一倍以上了。总的来说上海还是那会消费最高的城市
那时上海人一个人1月2两菜子油,五六口人,住在10平方米的小屋里,屋里除了一个马桶别无他物,上海天气又热,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活过来的
“年,没有高铁,还是绿皮车的时代,上世纪80年代上海开往广州去的是四十九次列车,广州开往上海的是五十次列车。来去都是特快全程36个小时。年,广州到武汉最快17个小时,铁路提速是96年逐步开始的,99年武汉到广州就压缩到10小时左右了。
当时的上海即便如此,也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圣地,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的。在当时那些脸向土地背朝天的,做梦都想来大上海看看当时中国最高楼,最美江景.
上海的一个街头角落,人们在摆地摊卖衣服,这样的风景在如今的县城很常见。
年的申城,凤凰永久自行车、海鸥相机、上海手表、大白兔奶糖等一批上海制造,享誉全国。年的申城,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各种小商小贩。弄堂里时常回荡着悠扬的吴侬软语式的叫卖声。年的申城,陌生人之间的交流,开口用的是侬好,那时农民工尚未出现。年的申城,市民的工作生活节奏缓慢悠闲,人们不知内卷为何物。如今的魔都,天更蓝,楼更高,但上海已不再是上海人的上海。年的申城,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