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病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加强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与法律意识减少 [复制链接]

1#

血透室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与医疗纠纷的关系

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医疗卫生服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医疗护理工作中具有权威性的法典,我们必须严格执行。一旦出现医疗纠纷,首先看是否遵守操作规程,否则要负责任。新5刑法6第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员死亡或严重损害就诊人员身体健康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所谓的不负责任就是在诊疗和护理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没有执行三查七对工作,从而造成病人的损失。透析质量是透析效果和透析服务优劣的一个综合反映。

一个完整的血液透析过程包括:病人的透析前准备,如病情了解、诊断确定、透析机和透析液的准备、透析器准备、血管通路的准备;透析循环的建立,如血管的穿刺、循环建立、参数选择、症状监测、并发症处理等;透析结束,如病人撤离透析、效果评价、信息反馈等,可见该过程环节多而复杂,而每一环节均可能影响透析效果及透析服务质量。医护人员通过透析过程的控制,不断改进透析方式、方法,提高透析效果,降低透析并发症,提高透析病人的治疗安全性、舒适度、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这是透析质量控制的具体表现,也是透析中心质量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在血透室里,医护人员由于工作不认真,导致病人损失,这些都是医疗纠纷的隐患。

消*隔离制度与医疗纠纷的关系

血透室不同一般病房,由于病人长期透析,大量蛋白丢失和不同程度的贫血,病人的抵抗力大大降低,所以护士及病人均要牢固树立消*隔离观念,掌握消*隔离知识。

护士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执行规范。

血透室应成立质控小组,由区长、护士长和技术人员组成并设登记本。

每月做空气培养一次,应分别在不同的角落和地方留取标本,要求空气含菌量cfu/mm3。

每月取浓缩透析液及稀释后的透析液(入透析器之前)做细菌培养,要求个/ml,并同时测内*素含量。

控制室内的细菌数,将治疗室和透析室分开,并安装空气消*机和紫外线灯。

空气消*机要透析前2h开始工作直到透析结束消*后,紫外线灯每次透析前后照30~60min。

按WHO国际标准,3~6个月监测水质微量元素及其他物质。

反渗水每2个月清洗1次,清洗完毕后用高效消*剂消*。

透析器及管道用过氧乙酸消*,每天用试纸监测,每月做细菌培养。

对于HBsAg、HCV阳性;结核病病人、爱滋病病人一定要隔离处理,否则会发生交叉感染;对已感染肝炎病*的病人,应固定透析室,使用过的废弃物,消*处理后送焚烧或毁型。

肝功能正常者应有标志并分开复用室。

病人入室要换衣服和鞋子,护士要带口罩帽子,专用室内鞋子和衣服,做好病人家属的管理。

每天检查消*隔离,无菌物品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各种消*灭菌与监测达到规定的标准。

对透析管道的复用一定不能有半点的马虎。在国外病人的透析器及管道都是一次性使用,但由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大部分病人的透析器还是重复使用。所以护士在消*液配制上要准确,要做到浓度要准确、时间要充分、保管要妥善。如果使用的消*液浓度不够,将会造成病人透析反应甚至菌血症而造成对病人的健康损害。

对于内瘘的穿刺要注意消*范围,注意无菌,否则导致内瘘感染而堵塞,使病人的“生命线”丢失。

 

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的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血透室作为特殊人群进行特殊治疗的特殊场所,护理工作与法律的关系密切。血透室护理工作者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严格血透室三查七对一注意制度,杜绝差错事故,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专科业务知识水平是防止血透室差错与纠纷的关键,在工作中学法、懂法,在护理行为中守法。在维护病人权益的同时,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医疗纠纷,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

加强护士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血透室作为特殊人群进行特殊治疗的特殊场所,护理工作与法律的关系密切。血透室护理工作者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严格血透室三查七对一注意制度,杜绝差错事故,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专科业务知识水平是防止血透室差错与纠纷的关键,在工作中学法、懂法,在护理行为中守法。在维护病人权益的同时,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医疗纠纷,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

严格血透室三查七对一注意制度,杜绝差错事故

三查即透析操作处置前查、透析操作处置中查和透析操作处置后查;七对即对透析液A、B液吸管、对病人治疗床号、对透析器姓名、对病人与透析器姓名、对肝炎阳性、阴性治疗盆、对治疗参数及对动静脉穿刺针连接。一注意即注意透析治疗全过程的观察。在透析治疗要输血时认真查对输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交叉配血结果及血液的质量、有效期和血量。在使用抗凝剂时一定要充分评估病人的凝血出血情况,有无出血倾向及活动性出血。正确评估病人的超滤量、钠浓度,用药时要有2人核对,密切观察透析中的并发症并有记录。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血透病人为慢性病,血液透析只是维持生命,而病人本身压力却很大,有的家庭、事业、婚姻、社会支持系统等使病人长期处于心理、生理、社会的不健康状态。血透室的护士应该想病人所想,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在透析期间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耐心给以解释,态度要和蔼,有效地处理病人及家属的意见,科室设立病人及家属意见及护理投诉记录本,有些方面做得不周全应向病人道歉,取得病人谅解。

对于首次或急诊透析的病人,要争分夺秒,且做到高质量

接到急诊电话时应了解病人的病情,并通知医生和准备相应的用物;病人到室后通知医生签透析同意书并做好病情交班,做好病情记录;如本班时间内不能完成透析治疗,应做好床边交班,保证有医护人员在床边守护病人;如病情不稳定或特殊原因需人力支持,应及时调配人力;急救车和急救物品应常备完整状态。不按制度执行者应给予相应处罚;对危重病人透析结束后视病情决定送返病区或留下观察,应有医护人员陪伴并做好交班工作。

加强专科业务知识水平的提高

血透室的各项技术专科性较强,这项技术的特征是:技术复杂、影响效果的环节多;技术本身的开放性和不完善性;它是持续性、甚至终身性的医疗服务,专业性强,设备依赖性高;受经济条件的强烈影响;需要病人的积极配合等。从事透析工作的医护人员对透析知识的掌握如何及他们对提高透析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会直接影响透析中心的服务水平。为了切实保证透析中心的透析质量,应不断加强对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及时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研究动态。新成立的透析室或新从事透析工作的医护人员应经过严格的上岗前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要熟悉各种透析方式的原理、操作方法、常见透析急性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了解透析慢性并发症产生的机制和干预。如血液透析的适应证、禁忌证、首次透析失衡综合征、透析时间及透析器的选择、各种血液净化特殊技术操作、穿刺技术等。透析中心应建立严格的学习、培训制度,经常参加学术交流,组织疑难病历讨论,开展持续性质量改进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切实提高透析质量。所以护理管理者应该对每一位新入室的护士进行培训,经过各项考核合格才给予独立当班。平时要不断地进行“温故而知新”,应将核心才能作为一个工具,指导、评估、发展及改进整个血透室的技术管理及服务,提升血透室护士专业形象。

资料来源于《护理管理——“加强血透室护理质量管理与法律意识减少医疗纠纷”-唐春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