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各种疾病却随之增加,肾脏是身体重要的器官之一,我们该如何预防肾脏病的发生呢?
慢性肾脏病起病隐匿,初期没有任何不适,很多人发现自己发病时已经是慢性肾脏病5期——尿*症期。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因为肾脏的代偿能力非常强,正常情况下一个肾就可以保证肾功能正常代谢,受损的肾脏没有受到损害肾脏的功能代替,代替的肾脏可以使机体保持在正常的肾功能范围之内,但是此时肾脏已经出现了损害,只是临床上没有表现出来。而如果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肾脏的代偿功能丧失,机体发生代偿期到失代偿期的转变,无法排出机体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此时的肾脏损害已经非常严重了,甚至进一步发展为尿*症期。
其实,肾脏疾病从初期发展到尿*症期也不是完全没有症状的,只是这些症状容易被大家所忽视,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肾脏病早期会发出怎样的信号呢?
肾病发展过程中,有一些症状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检查尿常规、血液及肾功能各方面指标,也可以掌握病情的变化。但有些影响病情的因素,却比较隐匿,尤其肾功能损伤不是很严重时,几乎表现不出来,但一旦出现异常,对肾功能就会造成非常大的威胁。
1、慢性肾脏病的早期信号
尿液中有泡沫
若尿液中有泡沫且长时间不消失,提示可能为蛋白尿。当肾功能受损时,其滤过功能降低,部分蛋白质漏出到尿液中,这就产生了蛋白尿。
血尿
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引起血尿的病因有很多种,若出现血尿,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寻找病因。
水肿
多发生在全身或眼睑、颜面。当肾小球滤过减少或肾小管重吸收增加,使水和钠的排出减少,导致组织疏松部位发生不同程度的水肿。
高血压
若以前无高血压病,近期测血压偏高,应警惕肾脏疾病,若以前有高血压病,也应警惕引起高血压疾病,高血压和肾脏损害可以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胃肠道反应
当肾功能损伤严重,或尿蛋白量大,存在低白蛋白血症等情况时,由于*素和水分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会引起胃肠道水肿,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等,严重时还会引起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等
夜尿增多
主要表现为夜间排尿次数增多(起夜次数大于等于2次)和夜间尿量增多(超过白天或多于毫升)。
不明原因的乏力、腰痛、精神不充沛、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2、如何做好肾病预防
定期体检
早期筛查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尤其是慢性肾脏病,由于起病隐匿,早期基本无症状,只能通过定期体检发现。建议通过血压、尿常规、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双肾彩超等检查来明确肾功能。
合理饮食
低盐、低脂、低嘌呤、优质蛋白饮食,戒烟限酒。摄入过多盐分、脂肪、蛋白质,肾脏的负担就会加重;高嘌呤饮食会使尿酸产生过多引起高尿酸血症,进而影响正常的肾功能;吸烟可以使肾脏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出现尿蛋白排泄率增加,甚至造成肾功能的损害。
多喝水、勤排尿
多喝水可以增加尿量,降低药物和代谢废物在肾脏的浓度,以减轻对肾脏的伤害;勤排尿不仅可以促进体内*素的排出,还可以冲洗尿路,预防尿路感染。
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危险因素可以加速肾脏病的进展。若有高血压,按要求每天使用降压药;若有糖尿病,保持正常血糖;控制好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
一旦发现有上述的信号,我们就应该高度重视,医院,做好相关检查,采取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看完本文点个在看,转发到您的朋友圈及群,让更多的人